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为啥发展数码相机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为啥发展数码相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哪个牌子最早出数码相机?
  2. 数码照相机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3. 手机像素都那么高了,为什么还会有人去购买微单相机?
  4. 我国什么时候可以制造出自主研发的单反相机?

哪个牌子最早出数码相机?

最早出数码相机的品牌美国的 -- 伊士曼.柯达

柯达早在1***6年就开发出了数字相机技术,并将数字影像技术用于航天领域,数字图像数据记录用的盘式磁带;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字相机,记录数码数据用的是大容量的软盘,一张130万像素的数码照片需要用5张以上的1兆的软盘来记录。而真正使数码相机民用化的品牌,是日本索尼。1***8年 – 岩间和夫领衔,索尼团队开发了革命性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元件技术,开创了新一代数字感光技术。1996年12月 – 发布首款数码相机-CyberShot DSC-F1,从而开创了数码相机代替胶片相机的时代。

数码照相机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数码相机的出现,从其最核心的CCD开始说起。

为啥发展数码相机,为啥发展数码相机这么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969年,美国的贝尔电话研究所发明了CCD。它将“光”的信息转换成“电”的信息。当时的索尼公司开发团队中,有一个叫越智成之的人,开始了对于CCD的研究。但是由于这项研究距离商品化还遥遥无期,所以越智成之只能默默地独自进行研究。1***3年,一个独具慧眼的经营者——时任索尼公司副社长的岩间发现了越智的研究,当时的越智仅仅实现了用64像素画了一个粗糙的“S”。而后索尼花在CCD上的钱高达200亿日元。项目研究虽然只花了30亿日元,但因为CCD的加工制造需要大量专有技术,实现大量生产时的技术积累过程难度最大,所以这方面投下了170亿日元。到了1***3年11月,CCD终于立了项,成立了以越智为中心的开发团队。” 通过索尼团队8年的研发,终于在1981年发布了全球第一款用磁记录方式的电子静物相机样品“MABIKA”,虽然它最终并没有成为商品,但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因为它意味着全新的照相系统——把光信号变为电子信号的CCD和磁碟纪录方式。这也就是数码相机的最早雏形,而数码相机真正做为商品的推出是在1995年。

手机像素都那么高了,为什么还会有人去购买微单相机?

举个例子:

比如有两个向日葵。

一个,接了1亿颗籽,但普遍不够饱满,味道差些。

为啥发展数码相机,为啥发展数码相机这么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个,接了2000万颗籽,但每一颗都是精品。

数量不是最重要的。

当然,有时单颗的质量也不是最重要的。。。

为啥发展数码相机,为啥发展数码相机这么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手机的优势,不在于像素数量;劣势是像素质量。

但总体上是各有利弊。


决定一张照片或者一段视频好坏的不是像素或者说不单单就一个像素的问题,相机单单宽容度比手机好太多太多,不是一个量级的,色彩、畸变控制、高感(噪点)、景深手动控制曝光光圈快门感光度)色彩平衡、包围曝光、多重曝光、闭门控制、慢门拍摄、高速快门等等等等完全把手机秒的渣都不剩,怎么比,一业余足球爱好者能跟欧洲五大联赛的那些职业球员比吗,洗洗睡吧[泪奔]。

像素高不等于画质好,现在的手机动辄4、5千万像素,甚至上亿(比如小米CC9 Pro),但顶级的135单反佳能1d和尼康d6系列,像素只有两千万左右

像素数量一般用横向像素数*纵向像素数表示,比如4000*6000=2400w像素:

像素数量越大,在一定面积的前提下图像分辨率越高;在一定分辨率的前提下可以冲印的尺寸越大:

也就是说像素影响的是画面的精细度或者分辨率,而画质还包括宽容度、纯净度、色彩还原质量等多种指标,显然像素不能完全代表画质。

数码相机成像靠的是感光器(CMOS&CCD),在感光器面积一定的前提下,像素越高,单位像素受光和还原能力越差,信噪比越低,纯净度、宽容度等指标都会变差,而顶级相机的定位是提供顶级画质,因此只有2000w左右的像素:

那么为啥手机感光器很小,还要设计高像素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手机相素上亿,为何还要买单反?


这个问题关心的人蛮多的,不少人问我,说手机都到一亿相素了,很多相机才2400万相素,单反是不是要淘汰了呀?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说一说,单反与手机的主要不同

如下图,左下角小的蓝色范围是手机的成像元件大小,整体的红色框是全画幅相机成像元件的大小。不论宣传多少相素,它们的相素点,都是安排在成像元件的范围内的。

手机成象元件本身小,但相素很大的结果是什么呢,是画质变差。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图片通过PS放大以后,同样大小的区域,手机的画质会明显比相机差。[_a***_]用下面一个图例为说明。

就如一个小面团,不论你拉多大,它给人的面的实际内容其实就那么多,如上右图。

就如一个大面团,虽然它铺开的面积小,但是它厚呀,管饿,实在,如上左图。

我国什么时候可以制造出自主研发的单反相机?

数码单反相机的技术已经成熟的不能再成熟了!各项技术几乎都已经被佳能 尼康 索尼 莱卡申请了专利,尤其是佳能和尼康,这些专利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而且制造难度非常大!三大核心:镜头、感光元件、图像处理器,这些东西我们 不是造不出来,比如人的卫星上拍照就是自己造的,但是做不到人家那么小,这个技术太尖端

现阶段,很多人都比较喜欢使用科技产品,因此这些产品平时就回绕在我们的身边。大家有没有注意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国的很多相机都是产于日本。这是为什么呢?日本的单反相机因其成熟的技术,以最可靠的质量,一直在国际领域上占据了一定市场。佳能和尼康已经生产了数十款数码单反相机。虽然索尼和宾得是崭露头角的人才,但他们并不是太多能够与资深竞争对手竞争。所以这些主要的品牌的竞争非常激烈。

日本的相机产业,不仅中国的相机市场被日本品牌所占据,而且在欧洲,美国和世界各地,单反相机已经是日本品牌的世界。虽然德国人在镜片制造方面有很高的成就,但日本的工业化和工业化做得更好。那么中国真的不能制作出单反相机吗?

其实已经制作出来了!中国的海尔明基等都有自己的单反相机,但是还是需要从日本购买相当多的核心技术。所以这就增加了制造成本,因此完全不可能与日本品牌竞争。没有一家中国公司拥有能够与佳能、尼康这种已经成型的公司相比较的技术水平。制作数码单反相机有哪些困难?中国能否制造出单反相机?

首先就是关于技术问题。数码相机的很多技术只有日本才有(比如自动对焦功能等)。所以说中国能否制造出单反相机?然后就是制造力。由于数码相机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仪器。然而我们中国在这一方面正好不擅长,所以我们国家总是弄不好。最后就是最重要的对焦。上面说了自动对焦功能目前只有日本掌握了这个技术。用相机拍摄过程中,单反需要进行高度连续性以及连贯性的拍摄,因此自动对焦就特别的重要。

其实中国有很多企业家,曾经建议将日本的生产线一整条买回国。其中有一个,他花了十年的时间进行研究,05年拥有了自己生产的产品,但是我们国人生产的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日本1982年生产的相机差不多。中国能否制造出单反相机?

所以说,我们在经济上面超越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大国。但是我们的技术还是需要多像他们学习。技术强大才能使国家更强,国家更强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安全。不用那么担心,我们将来会拥有更好的技术,因为很多研发人员都在努力研发,即使现在没有成果,总有一天会有成绩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为啥发展数码相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为啥发展数码相机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