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狮领数码印花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狮领数码印花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陶瓷是传统手工艺么?
是的
陶瓷工艺品制作方法可分两种,一是选用优质的高岭土直接塑造成型,一是翻制模具后再注浆或拓印成型。德化瓷一般在土坯干后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上釉,而后放入窑中,在摄氏一千多度的高温中烧制出成品。
德化陶瓷业最初是从烧制日用器皿开始的,后来由于瓷塑艺术的显着成就,器皿类的产品则比较少的受人关注。器皿类陶瓷产品在德化一直大量生产,供内外销的需求,到了明代已经逐步形成自己的造型和装饰体系,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德化陶瓷器皿类的产品从功能方面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日常生活用具,包括盘、碗、杯、碟、罐、壶、文具、灯具和烛台等;陈设装饰和供器包括瓶、尊、觚和鼎、炉、豆等。
这两大类器物,造型样式古朴严整,传统意味浓厚。日常生活用器的造型多沿用传统形式加以演变,或是模拟自然形态加以整合,设计者考虑到造型需要适应陶瓷材料和技术的特点,构成了符合其属性与特征的形式语言。
德化陶瓷造型与装饰明显地看到受商、周青铜器和玉器的影响,同时还有明代宣德炉的意味,特别是炉的造型和装饰更为显着。德化陶瓷优秀的传统造型筒形双螭壶、狮首筒形瓶、象耳弦纹尊、犀角杯等,都是其他产区很少见的独特的样式。
宋代早期的产品主要是青白瓷,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逐渐发展为白釉瓷。明代白釉瓷瓷质如脂似玉,创造了独具一格的"象牙白",被视为中国白瓷代表。其装饰工艺主要有刻、画、印花和堆贴印花装饰刻花也称画花。德化白瓷具有质地洁白、细腻如玉、釉面光滑、击声如磬的特点,故有"中国白"之称。
其特制的薄胎产品,薄如蝉翼,精美绝伦。德化民间雕塑艺人将雕塑与瓷艺结合,擅长制作白瓷观音,所做白瓷观音仪态生动,是举世公认的白瓷珍品。德化白瓷不求色彩之华丽,而是追求单纯、素洁、典雅之美,对所利用的材料有充分的认识,设计定位与取向是准确的,充分显示着历代匠师们的创造智慧。
如果说景德镇窑的白瓷是以青白釉称着于世,德化白瓷则是以乳白色为主,釉层腴润,光色如玉,显示着冰清玉洁的特质,蕴涵着耐人寻味的魅力,相比之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又冷又硬的玉枕、瓷枕,却为何独得古人恩宠?
【文藏来答】瓷枕作为卧具,由于它可以清热解暑,消除夏热难眠之苦,在夏令时节尤为人们喜爱。另外,据说瓷枕还有“名目益睛,至老可读细书”的保健功能。具体就让小编给你举几个栗子~
“玉枕纱橱,半夜凉初彻。”这是我国著名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醉花阴·九日》中的词句。而此处所谓“玉枕”实际上是指宋代有名的青白如玉的瓷枕。中国以陶瓷为枕始于隋唐时期,经过五代到宋代而达到鼎盛。当然,我们发现的宋代瓷枕中有很多并非都是作为卧具使用的,当时还有书写和医疗用以托腕的腕枕或脉枕。当时寻常的瓷枕是今天我们研究宋代文学、绘画、民俗信仰的重要实物资料。洛阳博物馆收藏的几件宋代瓷枕就非常生动地反映了其内在魅力。
图1 刻花观音送子纹瓷枕
1984年洛阳中南一公司工地出土的刻花观音送子纹瓷枕(图1),高14.5厘米。枕呈长弧形,白胎白釉,刻花纹饰,主题为观音送子图。枕底划铭“西贝”,墨字铭有五个,但已模糊不清。该枕造型实用,纹饰刻划精细,以珍珠纹为地,左侧一雍容贵妇揖坐于地,右侧云端上翩翩而至的观音手托一盘,盘中一活泼男童举手作投扑状,一幅生动的观音送子场面跃然枕上,娓娓地表达了中国民间传统求子宜男的迫切愿望。
图2 三彩牡丹纹枕
洛阳白马寺出土的三彩牡丹纹枕(图2)把这国色天香的牡丹描绘在瓷枕之上,那丰满的花形、流畅的线条、浓艳的色彩,尽显雍容华贵,反映了宋人对美好富裕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唐代以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风俗习惯一直流传至今。
图3-1 三彩诗词束腰方瓷枕
中国文学发展到宋代又以词最为有名,洛阳作为帝都故里,名园林立,文人雅士云集于此,写赋作词,相以吟唱。1969年洛阳旭升村出土的三彩诗词束腰方瓷枕(图3)就把抒情之词发与枕上。此枕长25厘米,全身饰以三彩花纹,其上用行草黑体字书词四阙,词尾“庆宣和”、“落梅凤”和“赏花时”是这几首词的词牌名,为宋词中少见,为我们研究宋词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图3-2 三彩诗词束腰方瓷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狮领数码印花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狮领数码印花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