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胶卷味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胶卷味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还有谁在用胶卷相机?感觉怎么样?
  2. 如何评价富士的胶片模拟,尤其是X-PRO2新出的ACROS黑白胶片模拟?
  3. 数码时代,胶卷会不会被淘汰?

还有谁在用胶卷相机?感觉怎么样?

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依旧在玩胶卷机,家里还有一部,一直珍藏着,以前搬家弄丢了一部,心疼了好久,呵呵。只是现在能冲洗底片的地方也不知道有多少,除非自己有暗房吧。我玩胶卷机的日子并不长,但是相比现在的机子,虽然先进也方便,但总是觉得缺少玩机的乐趣。胶卷相机就是各种的折腾,就像是小孩子拿着一件很好玩的玩具一样,爱不释手。

像素成像和分子成像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在颗粒性以及表现层次上。不能说哪一个好哪一个坏,各有千秋。但是传统胶片拍摄可能趣味性稍微大一些,因为一张优秀的作品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尽管我们将数据都标准化,但是仍有很多环节会有不确定,比如测光(尽管很多人会分区曝光系统,毕竟是预估存在人为判断因素)、胶片、相纸、冲洗温度、冲洗手法、药水药效等因素。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摄影的魅力所在。

数码相机胶卷味儿,有胶卷味的数码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而且比你想象的要多的多。小画幅胶片相机基本被全画幅数码相机取代了,但是专业的商业摄影基本都是胶片相机在拍摄,这个是数码相机目前无法做到的。胶片可以很容易的做出超大画幅,超大画幅带来的像场是很震撼的。专业的黑白照片艺术展也多半使用传统银盐来放大的照片。作为非专业使用的基本就是情怀,胶卷那种颗粒感和能让人慢下来拍照的感觉,以及在暗房里看着纸在显影盘里慢慢显现出图像的愉悦感,这个数码相机永远无法取代。

这是我棚拍的工具,正常情况下,135(leica R9)120(mamiya7ii)花絮(美能达TC1)这三台胶卷机是出勤率最高的,也是我扫街、商业棚拍的利器,以下图片是最新的棚拍。


如何评价富士的胶片模拟,尤其是X-PRO2新出的ACROS黑白胶片模拟?

无论是修图APP 中的滤镜还是LR 中的预设还是所谓的色彩模拟,这些都只不过是大同小异的东西。个人认为尽管这些东西在某些时候确实是能为照片带来非常不错的风格,但即便如此,它仍然是无法取代后期

数码相机胶卷味儿,有胶卷味的数码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个人特别不认同那些说富士因为胶片时代的积累而产出了众多的胶片模拟的说法。毕竟胶片在当其时属于一种生产力工具,色彩当然是越接近肉眼看到的越好。而胶片之所以出现不同的色彩,完全是靠研发时***用了不同的配方从而产生出来的不同色彩。

而胶片模拟实质上是研发出一系列的滤镜来模拟回胶片的颜色,这只与厂商对胶片色的理解有关,与曾经的胶片生产似乎并没有什么关系。

与胶片时代不同,数码时期的胶片模拟是在CMOS ***集影像信息之后再套上一层模拟,这与胶片时代从成像开始就有着明显的色彩倾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数码相机胶卷味儿,有胶卷味的数码相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所以对于富士无反相机来说,从一开始就以复古作为主打,而在复古的基础上加入胶片模拟,个人觉得,这是要给人一种使用数码相机都能拍出类似于胶片色彩的一种玩法,这是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卖点。

然而这充其量只能够算是一个卖点,毕竟在数码时代色彩倾向已经不再需要换上不同的胶卷又或者加入不同的模拟才能实现,后期调节基本上已经可以做到了。

总的来说,个人觉得胶片模拟确实是一个挺好玩的功能,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与胶片画上等号。至于那些说“富士直出色彩好”的言论,个人觉得也是无从谈起,毕竟富士只要是JPG. 格式都会被套上预设的(标准其实也是FUJICHROME PROVIA 胶片的模拟)。

个人观点,胶片模式应该算是今天富士赖以生存的功能了,直出J的效果不错。如果从硬件和价格的角度看,在现在的微单市场上富士对比索尼佳能奥林巴斯等都谈不上优势,甚至有些方面还落后不少,正是富士在色彩***方面做的很有特色,才得以吸引到很多有复古情节及文字气息的用户

oppo、vivo,包括华为小米,都在照片美化方面下功夫了,据说,都是因为徕卡和富士带了一个好头所导致的了。虽然如此,苹果iphone依然我行我素,嗯,真的好“素”啊!那么,如何评价富士的胶片模拟呢?

富士的jpeg和RAW,太不一样了!

富士的RAW,在ps里面打开,真的是看着太不舒服了,调整起来,也不容易啊!

根据我使用富士相机的多年经验,我还是可以胡乱谈谈我的看法:

一、我真的不知道徕卡有什么明显的味道呢?

胶片时代,其实主要还是胶片的味道更加独特了,摄影镜头虽然也有其特点和个性,其实相对于胶片本身来说,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吧?

尤其是数码摄影时代,有了神奇的ps功能,你觉得华为的徕卡味道究竟是个什么味道呢?

因此,你说,富士相机有一些富士胶片的味道,我觉得可信度,要远远大于华为手机的徕卡微单了。

数码时代,胶卷会不会被淘汰?

还没有完全淘汰,有人依然选择胶片摄影,胶卷带来的色彩表现味道正是它吸引人的最重要原因之一。胶卷照片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色彩特性,而数码相机产出的片子极难达到这种韵味。(但其实校色和调色的步骤也同样存在于胶片[_a***_])使用胶卷更能达到让人***的效果,减少了后期调校之苦,虽然在速度上来说慢了很多,但相信等待都会有回报的。然而对一些用户来说,慢才是吸引他们的地方,慢慢体会,去品味斟酌,问自己“是否值得拍”,也会获得更高的成片率。在城市快节奏的喧嚣生活中这样的慢正是心中所需要的。

还有老照片的冲洗。

在数码相机普及之前,暗房作为从胶片到相片的最重要环节,曾极高的受到摄影爱好者的重视。时至今日,各大相机公司纷纷将胶片相机停产,暗房的关注程度依然没有衰退。因为不论在什么时代,追求摄影品质与摄影乐趣的人永远不会将暗房遗忘。只要胶片相机对色彩的还原和图像清晰度的优势还在,暗房就依然是一些人心中的圣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胶卷味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胶卷味儿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