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画质好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画质好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像素对画面质量有什么影响?
像素是衡量数码相机的最重要指标。像素指的是数码相机的分辨率。
它是由相机里的光电传感器上的光敏元件数目所决定的,一个光敏元件就对应一个像素。因此像素越大,意味着光敏元件越多,相应的成本就越大。
数码相机的图像质量部分是由像素决定的,大过一定尺寸再单纯拿像素来比较就没有意义了,主流单反数码相机像素在1000万左右,但是普通摄影及家用500万像素已足够用。
我们使用的显示器的分辨率有限,一般为***×768至1920×1200,这样的分辨率如果显示像素过高的图片时,图片会被压缩至当前屏幕的大小,此时有的图片就会出现锐利度过高的情况而失真。成像质量主要取决于相机的镜头,感光元件大小及质量。
数码相机中的画面有3:2和4:3等,为什么呢?有什么优势?
有人会问了,那我们拍照到底用啥比例呢?到底哪种的更好?先别着急,咱们先搞清楚这几个尺寸到底怎么回事。
知识点一:尺寸的定义
咱们所说的1:1,是传统的120胶片画幅,因为相机结构和其他一些原因,导致了胶片是方形的。实际上方形的照片更方便构图。
4:3这个尺寸则是根据135胶片的尺寸演变而来的,135是相对120胶片来说的另一种尺寸的胶片,就是咱们现在常用的柯达富士胶卷的尺寸。全副单反相机也沿用了这一尺寸,所以大部分相机的尺寸是接近于4:3的。
16:9一般出现在电影上,电影画面一般是7:3,加入上下两行黑边之后就变成了16:9。电影为了追求效果,所以以7:3拍摄。但是因为字幕和屏幕的关系,所以加了黑边,变成了16:9。同时16:9的这个尺寸也是根据4:3这个尺寸的2次方放大得到的~
3:2的比例并不是一个一开始就使用的标准,也不单单是我们口中的黄金比例因素,而是在相机的历史演变中确定的。数码时代下3:2与CMOS图像感应器的长宽比例相同,适用于多种多样的场景,横竖构图都很方便。能够充分利用CMOS图像感应器的有效范围成像。
明白了各种尺寸的由来,自然而然,这些规格的优点也各不一样,咱们拍照要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知识点二:各尺寸的优势
1:1强调主被摄体的存在感,是中画幅胶片相机多用的长宽比,一般为6×6厘米。利用此长宽比更容易将构图归整得简单,突出主被摄体的存在感。另外,也容易表现怀旧氛围。同时,正方形照片给人以新颖、时尚的感觉。由于是正方形,拍摄者不会受困于拍摄时的横纵选择。
4:3构图,塑造巨大的空间感,标准电视和数码相机常用尺寸。因此,若拍摄者可以很好的平衡画面构成。同时这种长宽比拍出的图像可表现冷静的氛围。使人感觉画面中短边方向的延伸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画质好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画质好吗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