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画质选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画质选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如何选择数码相机?
- 用数码相机照出的照片显的很不清楚,怎么才能把画质提高呢?
- 单反和微单相机,像素能代表画质吗?影响画质有哪些因素?
- 有人说手机16:9的画面是潮流,相机4:3的画面已经落伍了……你怎么看?
如何选择数码相机?
看个人要求而定,如果只是要求便携易带且高画质的话,选择1寸底的卡片机和微单为好。微单虽然机身比单反小很多,但如果连带镜头的话,那么体积与重量比起入门级的单反也轻便不了多少。所以,不是摄影坚定爱好者,你还是老老实实选择高素质便携的卡片口袋机吧,索尼黑卡、松下或者尼康佳能都可以。如果是摄影爱好者那就看你是𣎴是新手,新手的话建议你先购买中低档的单反,不差钱可直接上全画幅机身和牛头。当然前提是你真的喜欢摄影,否则就是浪费高端器材。摄影发烧友不在讨论的话题内,他们知道发烧是个烧钱的坑,踩一脚进去容易,但想***就困难多了,这叫难以自拔。一般新手买三五千的套机就足够练头,反正摄影这条路好长,可以待日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慢慢再做选择也不晚。我入单反也不够两年,整套机加起来不到三千,不过目前暂时够用,画质还算过得去,话不多说直接上原图。
用数码相机照出的照片显的很不清楚,怎么才能把画质提高呢?
照片不清晰,一般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抖动,抖动是造成照片模糊的原因。拍照按下快门时,一定要保持相机稳定,如果光线条件许可,快门速度要高于安全快门。最好要用三脚架和快门线,就能保证相机的稳定性。如果没有三脚架和快门线,身体找一个支撑点来稳定身体。例如靠住大树柱子等等。我个人就很少用三角架快门线,基本都是手持。
2光线不够。光线不够的情况下,拍出的照片也是很模糊的。加大光圈,降低快门速度。但太低快门速度有可能会产生抖动,要注意把握好量度。有条件的话就进行补光,来提高环境的光亮度。
3ISO太高。ISO太高的时候,画质很差,噪点大又多,拍出来的照片也会很模糊。很多相机都可以承受6400左右的高感。更好的相机,承受更高的感光度。为了降低感光度只能够降低快门速度了,加大光圈,同样注意快门速度太慢,产生的抖动。再者就是进行补光。
4对焦不准。对焦不准的情况下,那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你想要清晰的部分不清晰。想更准对焦,条件允许下手动对焦更精准哦。拍微距或精细的东西,我会自动对焦后,再加手动对焦,或完全手动对焦。
这样说不知道对您有否帮助,大家还有没有补充。
奉上个人最近拍的几张照片,请大家点评。
单反和微单相机,像素能代表画质吗?影响画质有哪些因素?
像素当然和画质相关,但只是影像画质的一个方面,不是决定性因素。
我们可以用一个极端的方法来看看像素的影响力。如果你还存着十几年前的数码相机拍摄的照片,就很容易发现像素在这十几年间的提升所带来的画质提升。我们拿一个30万像素的儿童手表,与一台1200万像素的手机来做一个像素对比,发现画面细节有质的不同。
虽然这样对比并不严谨,但是可以看出像素提升对于画质改善的明显作用。
不过,像素只是一个影响画质的方面,对画质影响最大的并不在于此,而是感光元件尺寸、镜头光学素质这两大方面。
在目前光学技术条件下,感光元件的尺寸仍然是决定画质的最根本因素。底大一级压死人这句话还是有很大道理的。在同一世代的设备下,全画幅势必比apsc画幅画质更出色,apsc画幅肯定比1英寸的底画质更好,1英寸的底要比手机上1/2.3英寸的底要好不少。这都是根据感光元件的尺寸来划分的。
同时,镜头的光学素质对画质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为什么有的镜头上万,有的镜头只有几百,这个价格上的差异,虽然并不代表画质差异也是如此之大,但也有肉眼可见的效果差异。
所以,唯像素论的说法并不可取,但也不能忽视像素对画质的影响。
怎么才能拍出画质好的照片,这是很多摄影人,摄影爱好者所追求的,很多人把画质好完全等同于摄影的器材好坏,镜头的档次,像素的多少这些方面,真的是这样么?
这节课紫枫就聊聊照片的画质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从大的方面来说,影响照片画质分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因素。
影响画质的硬件因素
一,画幅。
相机画幅是照片画质好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所谓底大一级压死人就是这个意思。画幅越大,接收光信号的面积越大,每像素的成像质量就越好。
二,像素。
如果说画幅的大小决定了照片每一个像素的质量,那么像素的多少就决定了照片细节的数量多少,所以像素高,每像素质量好,照片画质就好。
增加像素是个伪命题,当相机的像素大到一定数值,再大就没有意义了,比如2400万像素,当然我说的是家用。
增加像素往往带来很多负面的问题。在感光器件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像素,必然会减少每个像素的尺寸,尺寸减小,每个像素接受光的能力就会降低,为了有效读取,必须增加读取的增益,带来的后果是增加干扰,所以必须在后期使用算法进行补偿,另一个后果是iso做不高。
玩儿相机的人都爱说一句话,底大一级压死人。这一方面是说感光器的尺寸要大,另外一方面是说每个像素的尺寸也要大。
现在的手机动不动就5000万以上像素,甚至已经上亿了。而且照片拍出来都无比的鲜明。甚至都可以直接拍月亮了!甚至很多人觉得相机已经没有意义了。那我问一个问题,那个是您要拍的照片吗!有人会觉得某某品牌手机会比另外品牌的手机拍照效果好。我们只能说处理算法做的真好!
当然在当前磨皮、瘦脸、大眼成风的今天,拍照是否能真实还原场景是否还那么有意义?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痔疮了😂😂。
“唯像素论”这是近几年手机厂商给广大摄影爱好者造成的错觉,像素高不能代表画质高,
小米手机都做到了一亿像素,但是一般索尼微单的像素才2400万,单反级别的才2000万?如果真是像素高=画质高,那为什么单反价格>微单>手机,而且还能好好活下去?
像素只是决定画质的其中一个因素,甚至重要性只能算中等的。
因为像素作为广大消费者最容易听得懂的一个[_a***_],最容易被解释。
相反,不容易被解释的还有高感、信噪比、低感画质、抗眩光、画幅、宽容度、动态范围等等各类参数,他们也是影响画质的重要因素。
而画质高低又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呢?
清晰度、锐度、镜头畸变、色散度、解析度、色域范围、色彩纯度、色彩平衡等等方面的指标。
但这些参数普通消费者理解起来有些困难, 但是像素高还是低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倒回来说说像素本身是什么?
像素是衡量画质的指标之一,每英寸像素个数越多,影像画面就越细腻,影像的品质也就越高,通俗说“画质高,品质好”。
有人说手机16:9的画面是潮流,相机4:3的画面已经落伍了……你怎么看?
有关摄影画面的长款尺寸问题,每一位摄影者和摄影师都会遇到,无一例外。
早期胶片时代,广泛使用的135画幅尺寸是36毫米:24毫米,换算一下长款比例应该是应该是3:2,且胶片机器无法裁剪,所以对这个尺寸比例大家都比较习惯和认可,当然当时的120大尺寸胶片机,大部分是1:1,高级120专业胶片机有4:5,6:7,6:9等。
到了现在的数码相机时代,一般相机大致画面长款尺寸有1:1,4:3,3:2
16:9这几个常用尺寸。
这需要根据摄影者的构图习惯,另外根据画面的要求和你希望得到的画面效果,另外现在的手机处了1:1,4:3,部分手机也有16:9(部分苹果手机没有)。
而在手机上观看16:9有一个好处,就是竖画面可以在手机上全幅表现。而横画面就会显得很小,当然可以将横画面逆向转动90度,变成竖画面,有利于观察。
对于使用什么尺寸的画面长款比例,笔者认为以表现对象所需适合的构图较为妥当,当然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拍摄构图习惯,这只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另外,有一点应该强调一下,如果使用的是全画幅机器,本身传感器的长款比例是3:2,对像素和尺寸的利用率最高应该是3:2,其他手机与数码相机在设定长款尺寸的时候应该可以看到每种尺寸都有相对的分辨率大小与照片体积的大小,这也是应该比较重要的因素。
使用不同长款尺寸比例画面进行拍摄,应该能够尽快适应不同构图的设计。已达到您的最佳画面结构和视觉效果。
而根本不存在所谓有的"部分比例尺寸落伍"的问题。✔
关于“手机16:9的画面是潮流,相机4:3的画面已经落伍了”这个看法毕竟只是”有人“说,并不代表大多数人。
其实手机上照片的比例常用的也就是4:3、3:2、1:1、16:9这几个规格,我最常用的还是4:3。原因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手机的图像感应器就是4:3,拍照片选择4:3可以让像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当然,16:9的竖幅照片在手机屏幕上可以全屏展示(横幅16:9的照片需要把手机横过来才能全屏展示),很多人误以为这样的照片信息才更多,其实并不是这样。
因为选择16:9这个比例就如上图所示的效果,其实就是把图像感应器遮挡了一部分,也相当于后期做了剪裁的效果,像素远远低于4:3的原始照片。
我拍照片选择的长宽比例都是以图像感应器的比例为准,手机就用4:3,相机就用3:2,如果有什么特殊需求我也更习惯通过后期裁切而不是前期的设置。
另外,大部分相机的图像感应器长款比例是3:2,默认输出照片的比例也是3:2,而不是题主说的4:3。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画质选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画质选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