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上臻数码印花前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上臻数码印花前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刺绣和印花哪个成本高?
刺绣的成本高。
印花指布织好后,图案再印上去,有活性印花和一般印花之分。30S的印花床品价格在100-250元左右,好的也有400多元(指的是加上其他指标因素,如纱支数,斜纹,棉含量等)。
绣花是指布织好后,图案是用机器(一般情况下)绣上去的,与印花相比较而言,洗涤时不会褪色,透气吸湿性好等特点。
传统印染技艺有哪7项?
中国传统印染技艺主要有四缬:蜡缬,绞缬,夹缬和灰缬。
古代有关印染工艺的记载很多。《诗经·豳风》中反映了西周的印染,如“载玄载黄,我朱孔阳”。《周礼·考工记》记载设色的工匠有 5种,其中画工、缋工约是在织物上描绘图画和图案,而钟工是专管纺织印染。
1***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的西汉泥金银印花纱和印花敷彩纱,图案均为多单位的连续纹样。其中泥金银印花纱***用木刻凸版捺印工艺,三色套印,约捺印1290次,工艺精细;而印花敷彩纱则***用镂版漏印工艺,线条宛转流畅。
由此可见,汉代印染手工艺已臻成熟。唐代,以染缬(即丝绸印染)为服饰成为社会时尚。唐代,染缬品种很多,在制作方法上形成独具特色的夹缬、蜡缬(蜡染)、绞缬(扎染)工艺。
其中夹缬工艺已有很高的技艺水平。它是用木板镂刻成两块相同纹样的漏空花版,然后将织物对折,夹在两块花版中间,用绳捆紧,将染料注入花版空隙。干后,拆开花版,织物上便印出对称的彩色图案。
1959年以来,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葬、甘肃敦煌莫高窟等地发现了棕色地斜方格小花印花绢、绞缬绢幡等文物。宋代,贵族服饰争奇斗艳,染缬工艺更加精巧。为此,在天圣二年(***)、政和二年(1112),宫廷曾诏令禁止民间穿着华丽的印花丝绸服装。
元代,《碎金》记载染缬有檀缬(浅赭色,有晕色效果)、蜀缬(产于四川成都)、撮缬(扎染的一种)、三套缬(三色套印)、鹿胎斑(在紫地、白地或红地上印有白花,纹样如同梅花鹿身上的斑点,因而得名)、锦缬(如同织锦)的方胜格子纹样)等 9种工艺,名目繁多。
明清两代,印染手工艺更加发达。据<天工开物>、《扬州画舫录》、《木棉谱》等记载,印染的色彩更加丰富,有红、紫、白、黄、青、绿、蓝、黑、杂色等类,其中红又分大红、桃红、银红、粉红等,杂色类有古铜、驼绒、虾青等。
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有明代宣德(1426~1435)、崇祯(1628~1644)年间的五彩夹缬丝绸,上有牡丹、石榴、鱼戏荷花等图案,色彩有金黄、淡紫、深蓝、浅蓝、大红、草绿等,有的运用套色叠印工艺,取得丰富的色彩效果。明清两代的浇花布(即蓝印花布),是由宋代的药斑布发展而来,在民间流传很广,并以苏州为最著名。
为什么有的红纸不褪色?
这种纸用红丹色染成,其特点是不易褪色,所用红丹经研磨,加胶水开色,用炭火焙干,焙时火面加盖草灰,防止火焰烤坏纸张。此纸用玉扣纸为佳。做工精细,要求严格,产量不高。
过去,每人平均一天只染400~500张,这种纸一般多用于较精臻的用品上,如书籍封面或画集书刊题签等。
中国古籍线装书用此纸作扉页,除了装饰之外,还有防虫蛀的功能,对保护书籍有特殊功效。
鲜红不易褪色。在正丹纸面洒贴上银箔或铜锡箔细碎片叫“银掺”,使其纸面金星点点,更富有特色。
“银掺”正丹纸多作封面或对联用。由于久不易褪色,有“万年红”或“永不褪色”之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上臻数码印花前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上臻数码印花前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