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的物镜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的物镜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电子目镜加物镜与数码显微镜有什么区别?
分辨率主要取决于物镜。目镜的放大率在10倍左右。需要看差不多0.1mm的东西,用100倍物镜加上你说到这种电子目镜是完全可以的。主要可能问题是分辨率,直接插在目镜筒上的这种电子目镜一般分辨率要比全尺寸的CCD小。不过只是测量,不是非常注意细节,应该够用的。
数码放大镜,200万像素,图像的质量也不好,分辨率有可能不够。
显微镜的物镜分类是什么?
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双目和单目显微镜;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差干涉对比显微镜等;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和激光显微镜等;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数码(摄像)显微镜等.常用的显微镜有双目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物镜一般分为哪几种?
光学显微镜有多种分类方法:按使用目镜的数目可分为双目和单目显微镜;按图像是否有立体感可分为立体视觉和非立体视觉显微镜;按观察对像可分为生物和金相显微镜等;按光学原理可分为偏光、相衬和微差干涉对比显微镜等;按光源类型可分为普通光、荧光、紫外光、红外光和激光显微镜等;按接收器类型可分为目视、数码(摄像)显微镜等.常用的显微镜有双目体视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偏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等.
病理实验显微镜目镜放大多少倍?
目前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0.2微米,正在向0.02微米努力.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乘以目镜放大倍数,目前目镜放大倍数一般为10x,个别可以达到20X;物镜放大倍数一般为40x,油镜100x.再进行数码放大.所以通常光学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2000倍,获得的图象可以再乘以数码放大倍数.
数码相机自动对焦原理是什么?
聚焦检测方法主要有对比度法和相位法 a 对比度法 该方法是通过检测图像的轮廓边缘实现自动对焦的。图像的轮廓边缘越清晰,则它的亮度梯度就越大,或者说边缘处景物和背景之间的对比度就越大。反之,失焦的图像,轮廓边缘模糊不清,亮度梯度或对比度下降;失焦越远,对比度越低。利用这个原理,将两个光电检测器放在CCD前后相等距离处,被摄影物的图像经过分光同时成在这两个检测器上,分别输出其成像的对比度。当两个检测器所输出的对比度相差的绝对值最小时,说明对焦的像面刚好在两个检测器中间,即和CCD的成像表面接近,于是对焦完成。 b 相位法 该方法是通过检测像的偏移量实现自动对焦的。 在感光CCD的位置放置一个由平行线条组成的网格板, 线条相继为透光和不透光。网络板后适当位置上与光轴对称地放置两个受光元件。网络板在与光轴垂直方向上往复振动。当聚焦面与网络板重合时,通过网格板透光线条的光同时到达其后面的两个受光元件。而当离焦时,光束只能先后到达两个受光元件,于是它们的输出信号之间有相位差。有相位差的两个信号经电路处理后即可控制执行机构来调节物镜的位置,使聚焦面与网格板的平面重合。
数码相机的自动对焦方式有两类:测距自动对焦和聚焦检测自动对焦。二者的对焦原理并不相同。
简单来说,就是相机自动检测镜头和拍摄主体之间的距离,计算出焦距,进行自动对焦。
测距自动对焦主要分为红外线测距和超声波测距两种,即通过相机发射红外线或超声波,根据反射时间来测定物距。这种方式的准确度不高,是早期的数码相机自动对焦方式。
聚焦检测比测距法要准确得多,主要也分为两种:反差式对焦(对比度对焦)和相位检测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的物镜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的物镜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