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数码相机拍出虚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数码相机拍出虚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拍出背景虚化的视频,要单反吗?数码相机可以吗?
最好是用单反相机,把光圈放到最大,被摄者尽量靠近相机,这样背景就容易虚化了
但是因为单反拍摄***不能自动追焦,你要求被摄者尽量不要动,或者沿焦平面移动
用数码相机怎样才能拍出远景深的效果?
所谓景深,就是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它能决定是把背景模糊化来突出拍摄对象,还是拍出清晰的背景。我们经常能够看到拍摄花、昆虫等的照片中,将背景拍得很模糊(称之为小景深)。但是在拍摄纪念照或集体照,风景等的照片一般会把背景拍摄得和拍摄对象一样清晰(称之为大景深)。
光圈、镜头、及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反之景深越大。
3,主体越近,景深越小,主体越远,景深越大。
所以,拍小景深的方法就是:用最长的焦距、使用最大的光圈、尽量靠近被拍的物体进行拍摄。
因此,可以这样说,不是所有的相机都能拍出小景深的效果来的。能拍小景深的相机应当是长焦和有手动调节光圈功能的(且相机本身的光圈不能太小)。能不能拍也就不是胶卷相机或者是数码相机的问题了。 目前数码相机中,除了单反机型外,在一般家用机型中,能拍小景深的是那些具有长焦功能的机型,如:索尼H5/H9、佳能S2/S3、富士S6500/S9600、松下FZ30/FZ50等等。
有人会说,普通的相机也可以,普通的相机有个微距拍摄功能,用这拍就能拍出这种效果来了。说的好像是有点道理。不过大家应当知道,一般这种模式下面可以得到较浅的景深,但这种浅景深和真正的浅景深还有一段距离。从实际使用的角度来看,其实根本不能做到完全模糊,并且一般微距拍摄功能的设置是让大家在很近距离拍摄一些小东西当中使用的,其他时候就不是很合适用了。比方说拍人像的小景深,当然就无法使用微距功能的。
摄影新手如何控制景深?
摄影新手,或许对景深的概念还不十分理解。简单地说,景深就是画面中从近处到远处的可视清晰范围,景深越大,清晰范围也越大;景深越小,清晰范围也越小。如何控制景深呢?有三个办法,简述如下:
概念:光圈是一个可调节镜头曝光量的圆孔,其大小由一系列的f/数值来表示,例如f2.8、f5.6、f16.0、f22.0等,数值越小,光圈越大;数值越大,光圈越小。
原理:光圈与景深的关系是,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例如,镜头光圈f2.8的景深,比光圈f16.0时的景深小很多,清晰范围也更小;反之,镜头光圈f22.0的景深,比光圈f8.0的景深大很多,清晰范围也更大。
应用:拍摄时首先确定构图,这时焦距和摄距往往无法改变,只有通过调整光圈大小来获得大景深或小景深。
(摄影/夏雪)
概念:焦距是指从透镜的光心到光线聚焦点的距离,简单地说,就是镜头的长短。例如28MM广角镜头、50MM标准镜头、200MM长焦镜头等。
原理:焦距与景深的关系是,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例如,28MM广角镜头的景深比200MM长焦镜头的景深大,清晰范围也更大。
应用:一般情况下,风光摄影大多使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本身就有很大的景深,再配合小光圈的应用,就可以获得大景深,纵深感强的图像;而人像、花卉等摄影大多使用中、长焦,中、长焦本身景深小,再配合大光圈,有利用虚化背景,突出主体。
景深,对于每个摄影新手来说都是一个趋之若鹜的概念。当然在日后的摄影中会经常用到。确实是专业摄影不可或缺的概念,一定要扎实掌握如何控制景深。
跟景深密切相关的有三个因素,镜头焦距、拍摄距离、光圈大小。其中镜头焦距越大,景深越浅;拍摄距离越远,景深越浅;光圈越大,景深越浅。
景深很有用,但也不是每一次都用。花卉、人像多用,风景、人文少用。所以摄影新手不但要知道如何控制景深,还要知道如可控制自己别总玩景深。哈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数码相机拍出虚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数码相机拍出虚化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